疫情防控丨新冠知识系列科普——新冠病毒感染者要关注的十个问题
疫情防控丨新冠知识系列科普——新冠病毒感染者要关注的十个问题
感染新冠病毒后,你们是不是有很多疑问?有没有很多想咨询的问题?下面就让我们详细为您解答!
问题1:发烧第五天,需不需要去医院?
若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.5℃,超过3天就需要去医院就诊。
问题2:感染新冠病毒后,能不能洗澡?
非急性高热时期,可以洗澡。
当处于急性高热严重时期时,一般不建议洗澡。一方面是洗澡会耗费体力;另一方面洗澡容易受凉感冒,会加重病情。
如果体温不高,在38.5℃以下,或发热症状减退以后,人的体力尚可,一般可以洗澡,但要注意这三点:①保证室内适合温度,不要过低,以免着凉;②水温不要过高,洗澡时间不要太长,以免出汗太多,消耗体力;③洗澡后应及时补充水分,避免脱水等。
对于年老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,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量力而行。在恢复阶段,身体各项机能相对较弱,洗澡可能会导致体力不支或者病情加重,可以等到恢复较好时再洗澡。
问题3:感染新冠病毒后,不发烧是好事,还是坏事?
发烧,说明两个问题:一、我们机体受到了感染,有外来的细菌病毒入侵;二、我们机体有很强的抵抗力,当两者势均力敌的时候,就会产生激烈的抵抗,抵抗越激烈,体温就会越高。
不发烧,也分为两种情况,第一种:我们机体免疫力非常强大,细菌病毒载体并不是那么高,两者对抗不激烈;第二种:我们机体免疫力不那么强,细菌病毒载体高,两者对抗也不激烈。
问题4: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,还会二次感染吗?
新冠二次感染(再次感染)是指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,康复之后又再次被感染的情况。
专家指出,人们在首次感染奥密克戎之后,短期内抗体水平比较高,有一定的保护作用,一般认为3-6个月不会二次感染。但如果病毒突变了,病毒免疫逃逸能力变强,二次感染的风险可能变大。
“阳过”之后家中残留的病毒,不会导致再次感染,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有记忆的,短期内不会感染同一个病毒。
问题5: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后,会影响孩子吗?
孕产妇感染新冠或者曾经感染过新冠,一般不会通过分娩传给胎儿。
哺乳期间母亲如感染,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。
如产妇出现发烧等症状,建议暂停哺乳,可以把母乳吸出来,使用奶瓶喂。
问题6:感染新冠病毒后,嗓子疼的厉害,怎么办?
声门和声带周围黏膜发生了充血水肿,一般病程3-5天时表现明显。
缓解咽痛,可以尝试:①高渗盐水漱口:将5-6g左右食盐加入250毫升温开水,充分溶解后,含于口腔和舌根处20-30秒后,将盐水吐出,再用清水漱口。②吃润喉糖:含润喉糖或某种含化片时,口腔会分泌更多唾液,有助抑制喉咙中的微生物。③适当多饮水:让咽部黏膜保持湿润,在一定程度上稀释痰液,利于粘稠痰液的排出。④注意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漱口水,以免加剧呼吸道干燥。
严重者,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,无需应用抗菌药物。
问题7:感染新冠病毒转阴后,能否接种疫苗?多久可以接种?
如果经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明确近期曾感染过新冠病毒,对感染者不建议近期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。后期如果需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,按照目前的规定,感染时间和接种疫苗时间要间隔6个月以上。
问题8:疫情期间,孩子出现发热,该如何处理?
孩子发热时,需密切观察一般情况,每天监测4次体温,高热者每隔3-4小时,测量一次体温。
鼓励孩子多饮水、少食多餐,一般食用高热量、高蛋白、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适当物理降温,可使用退热贴、退热毯、温水浴、温水外敷儿童额头及颈部。
但是,不推荐酒精擦拭身体、冰水灌肠等措施。
我国2016版《中国0-5岁儿童原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》推荐:对于≥2月龄、肛温≥39℃(口温38.5℃、腋温≥38.2℃)或者因发热导致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,应给予退热药物;高热时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。
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在30-60分钟内,一般每隔4-6小时可再次使用,24小时内建议不超过4次。
问题9:针对新冠病毒,消毒时消毒液的浓度(即有效成分含量)越高越好吗?
并不是。
消毒剂浓度越高,不代表预防性消毒效果越好。高浓度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,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的口腔、呼吸道、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,甚至引发器官、组织受损,应该按照消毒剂产品说明进行稀释后使用。
问题10:“阳康”后,需不需要换掉生活用品?
“阳康”后生活用品无需特殊处理。
新冠病毒需要寄托人体才能生存,离开人体后在空气流通的环境下很快就灭活了,所以用完的口红、杯子、牙刷等无需更换。
康复者体内已经产生针对相应毒株的特异性抗体,不用担心残存在使用物上的病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