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周+5天的极早产儿历经20天生死“闯关”,终于平安出院!
31周+5天的极早产儿、低体重儿
小月(化名)
在遂昌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
的精心治疗、调养下
历经20天生死“闯关”
日前终于出院
6月11日晚,小月在遂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降生,出生时仅31周+5天,将面临极早产儿(小于32周为极早产儿)、低体重儿(3.5斤)的重重危险,于是这个“巴掌大”的小生命被收住(儿科)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,放置暖箱监护,中心医护人员时刻关注小月各项指标。
由于极早产儿肺功能发育不全,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,22:05,小月出现了明显的呼吸窘迫症状:呻吟、气促,体温35.7摄氏度,心率142次/分,呼吸60次/分,四肢肢端发凉。
值班医师徐峰立即启动急救预案,科室副主任石星磊、护士长骆金英、二线班护士潘丹梅第一时间赶来医院支援抢救,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全面展开。
小月生死“闯关”
医护团队极限挑战
“发丝上”的生命线
早产儿的血管细小程度超乎想象,穿刺难度极大!经验丰富的护理团队在细若游丝的血管上成功完成高难度静脉穿刺,迅速建立起至关重要的“生命通道”,为后续抢救赢得宝贵时间。
“麦秆中”的呼吸通路
早产儿的气管异常细小,气管插管操作极其困难且风险极高!石星磊在团队的紧密配合下,凭借精准的操作和丰富的经验,成功完成气管插管并注入猪肺磷脂注射液,快速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,连接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,从源头上缓解致命的呼吸窘迫。
分秒必争 与死神赛跑
监护仪的警报声与时钟滴答声交织,插胃管洗胃、持续胃肠减压等一系列抢救及安抚家属情绪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,这是一个考验技术、耐力与团队协作的艰难夜晚。经过团队努力,小月生命体征慢慢平稳下来。
从家中赶来支援急救的医护人员,忙完回家已是凌晨。
6月14日小月情况好转,予以撤机,转入普通病房,放置暖箱监护、改鼻塞吸氧。护理团队特别安排有经验的宝妈护士轮班给小月护理、换尿布、喂养。
在救治中心医护人员连续20个日夜的精心治疗和守护下,“小月”顽强地闯过了呼吸关、营养关、感染关、黄疸关,体重稳步增长,各项指标达标,于6月30日出院,出院时体重已接近4斤。
“说实话,一开始我们非常忐忑,甚至不放心留在遂昌治疗。但亲眼目睹了儿科医护人员展现出的高度专业和全身心的投入,我们悬着的心放下了。他们挽救的不只是一个孩子,更是我们一整个家庭的希望!”小月家属感慨万分。
这份沉甸甸的信任
是团队用不懈努力赢得的
“这是目前我们抢救的最小月龄的孩子,这么小的孩子抢救确实很不容易,无论是静脉穿刺还是气管插管,都像是在米粒上绣花,容不得半点闪失,每一步操作都挑战着技术的极限和团队的默契。但我们这几年通过中心建设,抢救能力也在不断提升,团队紧密配合拧成一股绳,孩子最后平安出院我们很欣慰。”石星磊表示小月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,也非常感谢家属的信任和支持。
在生命的起点
一双又一双手
为脆弱的小生命
点亮希望
遂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
遂昌县人民医院儿科是全县唯一的儿科疾病诊治机构,集儿科临床、科研、教学为一体。2018年启动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,于2022年底通过丽水市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专家组验收,是全市首家配备新生儿呼吸机的县级医院。2018年至今成功救治40余例危重儿童、危重新生儿。通过创建工作,中心管理能力得到提升、救治流程更加规范、救治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。
(通讯员 吴蕾)